百分零部件网

登录

2026年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2024-06-0673
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百分零部件网 行业动态】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发布《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到2027年,围绕“23456”目标体系,初步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
 
  在当今时代,人形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引领着工业、服务业乃至日常生活的深刻变革。随着计算性能的提升、机器学习与控制理论的进步,以及新材料科学的突破,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科幻小说的页面走向现实世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近日,央视财经报道,人形机器人是未来感十足的一个代表产业,有机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的当下,未来人形机器人更是极有可能实现超预期增长。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研究”的报告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未来功能型整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发展潜力巨大。在人类工作生活的环境中,人形机器人可以处理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辅助或替代人类进行工作。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在工业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在特种领域将逐步替代人类,并将于成熟度较高后在民生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据IT之家此前报道,工信部去年11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同时,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
 
  从有效技术专利情况来看,我国在人形机器人技术竞争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网研究院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我国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为3110件,居全球第一;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为6618件,也居全球第一。从机构专利情况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前十位申请主体中,中国优必选科技、达闼和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并列)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九和第十位;此外,日本有5家主体进入前十,韩国和美国各有一家主体进入前十。
 
  人形机器人将不断融合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实现更高的自主决策能力、更精确的感知能力和更灵活的运动能力。这些技术的创新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高水平发展,拓展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人形机器人将逐渐从传统的工业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如医疗、教育、家庭服务等。在医疗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康复训练等工作;在教育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家庭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承担清洁、照顾老人和儿童等工作。这些新的应用场景将为人形机器人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当前,人形机器人已迎来产业爆发期。同时,当前产业面临着技术与产品成熟度不高、规模化制造与维护难度较大、高价值应用场景有局限、商业化落地较难等问题和挑战。
 

上一篇:全球橡胶机械行业30强评析

下一篇:2024年,橡塑企业与车企合作如火如荼!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