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零部件网

登录

《蚌埠市推动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双六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

2024-06-2442
来源:蚌埠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百分零部件网 地方新闻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
 
  经研究决定,现将《蚌埠市推动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 “双六百”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 年5月7日
 
  蚌埠市推动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双六百”三年行动计划
 
  (2024-2026 年)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 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强 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 升,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应用,实现制造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 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 新发展格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分类指导、上下联动, 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抓手,打好创新驱动、补链强链、数字赋 能、要素集聚、环境优化组合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有效引导企业建立先进的研发体系,为制造业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主要目标。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到2026年完成创新攻坚 “双六百”计划, 即: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类达 到 600 家以上,安徽工业精品、新产品成果类 600 个以上,力争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均有创新活动。建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重要引 擎的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应用于产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产学研合作,有效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创新驱动能力。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库。 以各县(区)规上工业企 业为基础,积极推动全市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入库。将研发基础好、 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作为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的后备力量,滚动择 选有创新活动及创新能力的企业入库。紧紧围绕营业收入、研发 费用、研发设备等关键指标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跟踪 对接、主动服务,指导其尽快补齐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短板。以培 育库为依托,实施梯队式培育计划,按行业类别,分优先级、普 通级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培育攻坚行动,按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标 准制定培育入库标准,对入库企业实施 “一对一”培育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 二)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省、市重点院校、科研院所,支 持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加快科 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力攻关产业技术 “卡脖子”难题。围绕驻蚌 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等重点学科开展产 学研合作。探索完善 “揭榜挂帅”和 “赛马”选才机制,联合驻 蚌科研院所,推动电子信息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在蚌转化落地。 组织实施制造业重点领域抗熔滴聚乳酸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等 “揭 榜挂帅”项目招才引智计划,对承担国家、省制造业补短板和关 键技术攻关的人才团队,依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引导鼓励未建研 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依托产学研合作开展解决技术难题、开 发新产品、聘任技术顾问等创新活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速推动创新产品转化。 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   牌 “ 三品”战略和安徽工业精品培育行动计划,每年培育 “ 三品” 示范企业 4 户以上,每年培育省新产品、安徽工业精品 40 个左右。 聚焦高端装备自主突破、核心材料国产替代、关键软件安全可控   等,每年对标研制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首版次软件等 “ 三   首”产品 15 个,填补空白短板弱项,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培育和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四)支持企业建设各类创新平台。高标准推动国家玻璃新 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营,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 所合作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建立企业 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专精特新企业等各类 创新平台及载体,到 2026 年,新增市级以上各类创新载体 200 家 以上。推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构建新型研发平台。鼓励 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专利申请,争 创更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市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惠企服务质效。深化助企发展 “六大行动”,营造 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着力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质效,形成“政 府+市场”协同联动的创新服务体系。聚焦产需对接、产学研合作 等,每年开展创新对接活动 12 场以上。修订完善《蚌埠市产业扶 持政策清单》,提高政策供给精准度、有效性,做好免申即享、即 申即享政策兑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认定的组织领导,在市经信局统筹协调下,强化市级及各县、区经信(科信) 局协同联动,明确专人负责,定期研判、会商,加强组织指导, 形成工作合力,将各县(区)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培育情况纳入市经信局相关工作督查考核。
 
  (二)落实扶持政策。统筹利用现有产业扶持政策资金,重 点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发展,本行动计划中涉及奖补政策的,按照 《蚌埠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规定进行奖补。各县(区)经信(科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安排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发展专项资金。
 
  (三)营造良好环境。贯彻落实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 理办法,加强服务意识,开展企业技术中心服务活动,为有需求 的企业技术中心配备 1 名服务专员,努力营造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的浓厚氛围,推进企业技术中心提质扩量增效。

上一篇:《四川省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发布

下一篇: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新材料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