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价涨跌无序导致下游企业企盼规范定价规则
- 发布时间:2009/2/24 11:09:46
- 浏览次数:545
去年12月1~12日,国内铅的价格出现急涨急跌,从1.7万元/吨暴跌至8000元/吨,此后铅价又一路飙升到1.1万元/吨,而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铅价一直在1000美元/吨小幅波动。此时,正逢铅酸蓄电池生产旺季的前夕,企业正在大量购进铅材料,受到价格突如其来大幅波动的影响,步履艰难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为此,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近日紧急召集理事企业商讨应对措施。与会代表一致认为,zui近国内铅材料报价偏离价格,并在短时间内变化幅度这么大极不正常。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铅锌分会副主任赵翠青1月8日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铅材料的采购方主要为蓄电池生产企业,多年来买方与卖方的关系相对固定,采购价格是凭经验而定的。他认为,近年来蓄电池企业数量和贸易商不断增多,因此铅价市场亟待规范。
价格被操纵
铅酸蓄电池分会秘书长伊晓波对记者说:“由于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铅贸易商和冶炼厂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去年12月,铅价市场逐渐趋于稳定,这本是重振旗鼓的良好契机,但有些贸易商却借机与某些单位联手抬高其采购价,冶炼厂也为了急于通过*来弥补前期受金融风暴影响出现的亏损,对铅贸易商和某些单位的高价给予了配合。”
铅价遭到暗箱操作后迅速炒高,去年12月10日国内铅价背离铅价逆势上涨到1.1万元/吨,每吨铅价高出市场铅价2000元,并且在短时间内频繁拉伸振荡。
该分会理事长范广雨告诉记者,铅是铅酸蓄电池企业的主要生产材料,占制造成本的70%以上,铅价急涨之后,电池生产企业无法将成本压力转嫁下游,只能自己承担,有的企业因此而大伤元气。
浙江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战略采购部副总监汪*对记者表示,现在铅价再度呈现失去理性的上扬。当价格冲过万元关口之后,电池生产企业可能选择再次调价。
任何企业面对超出成本10%的变动都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赔本保持销售量,还是提价确保企业不亏损?目前对电池生产企业的选择无疑是极为被动的。然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亏本赚市场的买卖都不会太*。
买方缺失话语权
“目前的报价一直以卖方市场为主,根本没有考虑到买方市场。”一位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信息服务中心总童乐申表示,以往铅材料的定价主要来源于几大冶炼厂的报价,属于卖方市场。今后我们还要听电池生产企业的声音,才能更准确、客观的向大家提供铅的参考价。
铅酸蓄电池行业使用铅量占我国铅总生产量的65%以上,而该行业参与定价的话语权却很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行业协会缺少与上游行业及相关部门的沟通,没有主动参与原材料市场的定价工作;另一方面,电池生产企业采购过于分散,存在比价、压价等恶性竞争现象。”伊晓波表示,这些因素导致目前铅价市场运作混乱。
汪*也对记者表示,企业话语权缺失的症结还在于采购的支付方式。据了解,铅材料的买卖方式大部分是“先款后货”,在货款支付之后,电池生产企业*失去了话语权,而卖方借购销之间的时间差,将风险和压力全部转嫁给买方。呼吁规范定价规则
伊晓波说:“没有一种有色金属像铅一样集中于一个行业,而铅酸蓄电池企业无法参与铅市场定价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我们呼吁和倡导建立一个公平的定价平台。”
目前,上海市场的报价是国内铅采购参考价的主要*。*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报价并没有真实反映和体现供需之间的利益关系,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为此,电池生产企业要求在上海铅市场报价中获有一定的话语权。该分会希望理事单位形成采购同盟、价格联盟,积极参与定价工作。
汪*还建议改变采购的支付方式。他认为,上的冶炼厂多以信用证方式支付货款,该方式不仅是冶炼厂的融资渠道,也可降低买方的市场风险。众多参会的铅酸蓄电池企业代表认为,从长远看,我国要形成一个成熟规范的铅价市场,zui终需要形成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定价平台。赵翠青说:“目前铅的价格仅仅是报价,而不是市场交易的实际价格,建立期货市场将有效规范铅价市场。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铅锌分会多次向*及有关部门反映并建议出台铅期货,而一直以来铅期货迟迟没有推出。”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经较为成熟,铅一旦进入,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汪*对记者说,企业也希望尽快推出铅期货。据消息,在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的召集下,浙江长兴地区电池生产企业已经采取了集体调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