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玉米收获机市场回顾与展望
- 2022-08-24677
【百分零部件网 市场行情】 2021年是玉米收获机市场很不平凡的一年,众多偶发性事件构成了玉米收获机市场错综复杂的环境,也催生出现玉米收获机新变化和新特点。犹如2020年的一段续集——受疫情影响,玉米收获机变数陡增;突发的水灾导致部分区域玉米受灾,以占比95%的轮式玉米收获机眼睁睁的失去机会;部分地方限电对玉米收获机的生产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冲击整个产业链;原材料涨价,带给玉米收获机市场最大的改变就是打破了多年不变的竞争格局,催生出新的竞争特点。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面对未知的2022年,如何把握玉米收获机市场的发展趋势,解码市场发展周期奥秘,踏准变局中的需求节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思考。
2021,稳健攀升,月度走势前扬后抑
2021年玉米收获机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特点,继2020年大幅增长25.65%,继续保持增长,实现“两连增”,市场监测显示,去年累计销售各种玉米收获机5.65万余台,同比增长16.49%。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发布的农机市场景气指数(AMI),其中对玉米收获机市场月度走势的监控也反映了这一特点。1~8月的景气度指数除2月偏离景气区间外,均在景气区间起伏。相反,9~10月的旺季,反而跌出景气区间。12月虽出现翘尾现象,但并不能改变全年月度走势特征。
销售旺季前移的特点表现的较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上年市场“断货”,对不少经销商的效益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形成多年少见的市场“饥饿”效应,许多经销商提前备货,大量产品滞压于渠道;下半年市场释放库存,从而导致市场前增后降的奇怪现象。月度市场占比也反映了这个特点,上半年,月度占比除1月外,其它月份的同比均高于去年同期;下半年正好相反,除8月份外,其它月份均低于去年同期;出货高峰期集中度有所提升,玉米收获机市场出货高峰期集中在6-9月4个月,今年这个4个月的销量占全年销量的77.79%,比去年同期上扬了3.06%。
大型化趋势强烈,4行机型市场占比六成
2021年的玉米收获机市场需求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较大变化,凸显三个新特点。
1.大型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市场监测显示,去年累计销售5行及以上机型1.02万台,同比大幅增长67.21%;占比18.05%,较之2020年上扬5.48个百分点。
2.从玉米收获机市场需求的各个机型看,今年聚焦4行机。市场调查显示,2021年4行机型累计销售3.39万台,同比增长33.99%;占比高达60.00%,较之去年同期上扬了7.84个百分点。
3.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依然保持强劲的增势,以专门生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九方泰禾为例,截至2021年10月份,销售3800多台,同比大幅度增长113.09%。2019-2020年,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市场连续三年高歌猛进,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333.73%、140.93%和128.94%。正是其市场爆发式增长,吸引了包括潍柴雷沃、山东巨明、河北英虎、山东金大丰在内的众多企业进入,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主流区域市场冷热不均,黄淮海区域大幅度增长
2021年玉米收获机市场出现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区域集中度小幅下降;第二,黄淮海区域市场增势强劲。反观“东北三省一区”主流市场的表现,差强人意。
集中度提高,竞争进入淘汰赛
去年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涨价对玉米收获机市场竞争态势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不同品牌因自身实力、市场布局的提前量、竞争策略的不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也催生出竞争的新特点。
特点一,洗牌加速。品牌数量持续减少,由高峰期的数百家减少到去年不足百家。
特点二,集中度提高,销量前7大品牌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玉米收获机4.18万台,同比大幅度增长56.44%,高于平均增幅39.95个百分点;占比73.98%,比2020年同期提升18.89%。
特点三,主流品牌全线飘红。
特点四,竞争水平提升。去年玉米收获机市场的竞争继续围绕产品品质与品牌两大因素展开,大品牌依靠优良品质,攻城略地,扩大市场地盘,进一步挤压小品牌的生存空间,走出低价竞争的泥潭。
2022,利好利空叠加,市场变数陡增
今年的玉米收获机市场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环境,利好、利空因素交织,机遇、挑战并存,市场变数明显增多。
从影响玉米收获机市场宏观因素分析,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或减少、玉米价格的升降对玉米收获机市场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并且二者又联系密切。
首先,玉米价格对玉米收获机市场影响较大。一是影响玉米的种植面积;二是影响种植户的收入,直接影响用户的购买力和购买信心;第二,稻谷以及进口玉米和其他谷物的替代,尤其是稻谷库存高企。第三,心态变化。去年卖方的心态普遍是惜售,而买方的心态是一致的积极,这也是去年玉米行情大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今年玉米收获机市场内生动力偏弱,面临需求、供应、渠道三重下行压力。
市场或下滑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判,2022年玉米收获机市场下滑的概率较大,但降幅不会太夸张。预计全年销量会守住5万台底线,同比降幅徘徊在10%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