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 我国已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超70个!
- 2024-10-1076
【百分零部件网 技术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大科学装置具有推进多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突破高新技术瓶颈的强大支撑能力,是国之重器、科技利器。
大科学装置作为前沿性、战略性基础研究活动的承载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中国已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或大科学装置,其中35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迈入全球第一方阵。大科学装置正不断发挥着原始创新策源功能。
这些大科学装置在我国的科技布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例如,“中国天眼”望远镜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反射面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此外,“夸父”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的总体进度已达70%,预计将在2025年底建成。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在粤港澳大湾区,围绕信息、材料、海洋、能源等重点学科领域,目前已布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多个大科学装置。“神农设施”在湖北武汉立项启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首个大科学装置;在上海张江科学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进入设施建设阶段,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二期工程也将在今年迎来国家验收,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已现雏形。
利用建成运行的大科学装置,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近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在国际上首次认证了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伏特的宇宙线的起源天体;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创造了国际同类装置运行束流参数的最高纪录,为合成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新元素提供了关键条件;凭借超高灵敏度,中国天眼FAST目前监测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890颗,是自其运行起至今、国外同类型望远镜监测数量总和的3倍以上。
大科学装置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大科学装置本身也是科技自立自强必备的科技基础设施。面向未来,需前瞻性谋划和系统性布局一些重大的大科学装置,不断夯实国家科技创新的平台基础。依托大科学装置,推动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方面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助力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
(资料参考:央视新闻、央视网、科技导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