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零部件网

登录

关于印发《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2024-11-1516722
来源: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经信、教育、科技、民政、住建、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部门,有关单位:
 
  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通装〔2022〕187号),深入贯彻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市经济信息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制定了《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10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
 
  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通装〔2022〕187号)文件要求,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培育壮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开发,推广“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培育壮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应用牵引、技术支撑,发挥部门、区县、行业等多方作用,以产品创新和场景推广为着力点,聚焦五大应用重点领域,培育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应用生态,增强机器人产品市场竞争力。
 
  到2027年,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机器人典型示范应用成效显著。聚焦机器人应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机器人中高端产品,引育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提供一批机器人创新应用解决方案,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推广一批“机器人+”试点区县。
 
  二、重点领域
 
  (一)机器人+制造业。面向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打造智能检测、装配、搬运、焊接、喷涂等制造业典型应用场景,开发出特色鲜明的智能工业机器人,研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场景解决方案,带动重载、协作、复合等机器人创新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二)机器人+农业。面向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需求,打造投放、收获、分拣、清污、消毒、生产环境监测、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机器人与农、林、牧、渔等生产深度融合,带动与农田、农艺、品种相适应的农业机器人创新研发和示范应用。
 
  (三)机器人+智能建造。面向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建设需求,打造混凝土摊铺、路面与楼地面整平、墙板安装、装饰装修、测量测绘、管道修补、地面铺装等典型应用场景,研制建设工程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运维等建筑机器人,探索“人机协同”的新型组织模式。
 
  (四)机器人+公共服务。面向学校、公共服务、数字医院、健康社区等建设需求,打造移动平台、智能发育、多媒体识别与理解、自动诊疗、精准定位、辅助医疗、康养照护等服务应用场景,带动教学、解说、手术、养老康复、残障辅助等机器人创新研发和应用推广。
 
  (五)机器人+特种应急。面向能源基础设施、社会安全、极限环境、特殊作业等需求,打造应急救援、地质探测、电厂巡检、无人运输、城市巡逻等特种应急典型应用场景,带动巡检、检测、探测等特种应急机器人创新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三、重点工作
 
  (一)攻关机器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整合科技资源,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制造、整机设计、人机协同等核心技术突破,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依托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基础优势,推动科技资源、创新要素、政策服务集聚,驱动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建设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重点产业化项目。
 
  (二)开发中高端机器人产品。依托机器人企业和研发平台,面向用户需求和机器人应用重点领域,重点开发重载智能工业机器人、工业复合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智能建造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教学/助学机器人、导引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养护机器人、特种应急机器人等中高端机器人整机产品,研发全系列的开放式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大功率直驱伺服电机、高性能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及高性能末端执行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提高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加速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
 
  (三)培育机器人重点企业。围绕构建机器人产业体系,支持有意愿的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重点企业发展机器人产业,吸引国际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来渝发展,针对具有重庆特色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机器人制造重点企业。力争形成一批引领全国重点应用领域机器人发展的标杆企业,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引领产业链集群式发展。
 
  (四)搭建“机器人+”应用供需平台。依托重点企业、高校院所、行业组织、用户企业等单位,整合机器人相关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人才等资源,建设“机器人+”应用供需平台,开展资源共享、协作配套、信息互通等技术—产品—集成—应用场景的常态化供需对接活动。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活动品牌,促进各行业机器人应用落地,开展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机器人+”应用供需对接活动。
 
  (五)探索“机器人+”应用创新模式。支持用户单位、机器人企业、系统集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产业创新综合体,突破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深挖释放潜在应用需求,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通过短期租赁、共享服务、代运营等方式加强商业应用推广,催生机器人应用新业态。依托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征集一批“机器人+”应用场景,推广示范一批创新成果显著、推广价值较高的应用场景。
 
  (六)打造细分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依托机器人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和用户单位,围绕各领域细分应用场景,联合搭建“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提升用户体验,扩大机器人新产品消费和推广。依托用户单位、机器人企业和第三方检测评定服务平台,建设具备机器人应用技术标准试验验证、质量检测、创新孵化等能力的试验验证中心,加大应用数据积累,提升机器人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等水平。
 
  (七)建设“机器人+”应用试点。聚焦制造业、农业、智能建造、公共服务和特种应急等重点领域,在我市机器人制造能力较强、应用需求较为突出、具备产业特色的区县开展“机器人+”应用试点,并纳入跟踪评价范围。试点期间,各区县应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完善管理机制,细化目标成效,明确参与试点工作的市场主体及安全责任,提出可量化的预期成果。市经济信息委将视情况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试点成果评价,并组织交流和宣传推广。鼓励各试点区县出台“机器人+”应用专项支持政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经济信息委牵头负责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建立“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区县要结合实际,按照本计划中的重点领域、重点工作,认真研究,组织落实。
 
  (二)完善政策支持。优化整合产业、科技、人才等相关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强化政银企合作,建立重点机器人企业和重大场景应用项目推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投资基金向“机器人+”应用领域倾斜,精准对接机器人企业、系统集成企业融资需求。
 
  (三)加强宣传推广。鼓励企业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科博会等各类机器人行业活动,加大“机器人+”应用推广力度。举办全球性机器人展会、高峰论坛和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等活动,提升“机器人+”应用知名度。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与行业网站,加强对“机器人+”应用典型场景、标杆企业宣传报道。
 
  (四)强化人才培养。积极培育和引进机器人相关高层次人才,构建覆盖机器人产业链的人才集聚战略高地。坚持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建设培训实训基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人才创新服务平台、团队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加大机器人教育的普及程度,激发青少年兴趣,为未来机器人产业储备人才打下基础。
 
  (五)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发挥行业学会、协会组织协调作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及时发布行业动态、市场供求、产业技术等行业信息。支持促进机器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规范和产品标准统一化。加强与学会、协会等机构的全方位联动,协调解决机器人企业发展难点,助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解读:规范行业发展 推动固废处理装备快速发展

下一篇:工信部发布《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以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